文芳阁软文网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心得 > 软文广告雷区全解析:这些案例让你秒懂侵权红线

软文广告雷区全解析:这些案例让你秒懂侵权红线

更新时间:2025-07-16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
朋友圈的"种草文"可能是定时炸弹?

你有没有在朋友圈刷到过这样的文案?《刘涛同款美白秘方,效果惊人!》配着明星剧照,结尾突然甩出购物链接。去年就有公司出于这一类操作,被法院判赔50万。更惊人的是,北京互联网法院数据显示,2023年涉软文广告侵权案件同比增长67%。这些看似无害的"种草",究竟踩了哪些法典雷区?


明星剧照+商品=侵权标配?

北京某化妆品公司2018年在公众号发布《刘某某用过的宫廷美白秘》,擅自采用演员生活照身为配图。法院认定这种"明星效应+商品推广"的组合,即便没有直接宣称代言,也会误导潜在顾客产生关联联想。

公司自检清单:

  1. 所有人物图片是不是取得肖像权授权
  2. 宣传用语是不是包括"推荐""同款"等诱导词
  3. 是不是存在刻意模仿明星代言的版式设计

举一个反面案例:某茶叶品牌把《甄嬛传》剧照P成娘娘喝茶图,结局被演员和剧组双重起诉,最后赔偿金额比全年利润还高。


素人测评VS商业广告的边界在哪?

徐州某公司在小红书投放500篇"网民体验笔记",结局合同被判无效。核心点在于这些看似真实的测评,其实都是收费创作的广告。

特征真实分享商业软文是什么意思
创作动机自发体验收费创作
内容侧重优缺点剖析单一商品优点
消息标注无独特标识应标注"广告"
法典责任本人观点受《广告法》约束

2024年潜在顾客调研显示,63%的人无法分辨素人笔记与商业软文是什么意思,这正是监管部门严打的重点领域。


培育机构的"焦虑营销"有多危险?

某在线培育平台借"8岁少女补课猝死"事物卖课,最终被罚50万。这种软文常玩三个危险套路:

  1. 灾难化渲染:"不学XX课程孩子就输在起跑线"
  2. 伪科学恐吓:"90%家长不知道的认知缺陷"
  3. 虚构案例:"学员逆袭清北的奇迹故事"

更隐蔽的是依靠家长社群进行"病毒式传播",某英语机构在妈妈群散布"新课标加强古诗词比重"的谣言,带动课程销售额暴涨300%,最终遭集体投诉。


个人见解:AI时代的新雷区正在组成

最近测试发现,用AI生成的"虚拟网红"进行商品推荐,已有37%的潜在顾客误认为是真人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有的公司开始用AI换脸技术制作"明星体验视频",这种游走在技术伦理与法典边界的行为,也许会引爆下一波集体诉讼潮。

建议公司构建"三审机制":

  1. 法务部审法典合规性
  2. 商圈部审传播风险点
  3. 技术部审AI生成痕迹

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,合规软文广告的转化率反而比"擦边球"内容高22%,这说明真诚专业的传播才算是王道。下次你写推广文案时,不妨先问自己:这一个内容敢拿给自家孩子看吗?

标题:软文广告雷区全解析:这些案例让你秒懂侵权红线

地址:https://guanjunjinpai.com/yxxd/53631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加入文芳阁软文网 发稿快人一步

立即注册